印度研发钻地能力超过美国GBU-57“掩体炸弹”的钻地型“烈火-5”弹道导弹。
据参考消息网日前报道,美国针对伊朗福尔道核设施动用GBU-57/A巨型钻地弹后,印度正加速推进本国先进钻地武器能力的开发,打造可穿透坚固地下目标的强大新型导弹系统。
该导弹旨在打击深埋于多层钢筋混凝土下的敌方坚固设施,预计可在引爆前穿透地下80至100米。这个钻地能力甚至超过了最近声名鹊起的美国GBU-57重型钻地炸弹。印度钻地导弹真的能做到吗?
钻地导弹竞赛悄然展开
在上个月的以色列和伊朗军事冲突中,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”——美军突然参战,动用了B-2A隐身轰炸机和GBU-57重型钻地炸弹,攻击伊朗的核设施。这次空袭行动让这款钻地炸弹声名鹊起,也引起了大众对钻地弹的讨论。
这次美军使用的GBU-57炸弹重13.6吨,装药2.4吨。配备了先进的GPS/INS制导系统,命中精度在6米以内,具备很强的精确打击能力。由于采用的高强度材料(战斗部壳体由镍钴钢合金精制而成,具有超高的强度和硬度)和巨大的动能,据称能够穿透60米土层,但对于加固目标,其穿透能力就会降低,对超高强度混凝土的穿透能力大概为18米。
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重视重要关键军用设施(比如导弹储存基地、军工厂)地下化和加固化,普通的导弹和炸弹已经难以满足需求,钻地弹的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。对付深埋地下,比如类似福尔道核设施必须使用穿透能力很强的钻地弹,但是对于很多缺乏类似美国B-2这样战略轰炸机的国家而言,即使研制出了类似GBU-57的钻地炸弹,也没有平台能够投掷,因此,不少国家将目光转向发展钻地导弹——印度就是其中之一,其没有装备战略轰炸机,但发展了多种类型的“烈火”弹道导弹,只要解决钻地弹头问题即可。
按照是否配备推进系统分类,钻地弹可分为钻地炸弹和钻地导弹。导弹射程远,突防能力强,即使弹头重量相对小一点,高速飞行也能够赋予弹头更大的动能,达到打击加固目标的目的。试验表明,重35公斤、以450米/秒速度攻击目标,能钻深达1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,但同样重量的战斗部以300米/秒速度攻击目标时,钻深只能达到0.6米左右。此外,攻击角度对钻弹也有较大影响,弹着角为90度时的攻击威力最大。
目前,钻地导弹发展竞赛最激烈的是朝鲜半岛。去年10月,韩国在建军76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展示了“玄武-5”导弹,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。“玄武-5”导弹发动机的推力为75吨,导弹重量超过30吨,最大飞行速度10倍声速,携带8吨重弹头时,射程为300公里,当弹头重量减至1吨时,射程可达5000公里。据称,采用的钻地弹头重量达8吨,毁伤威力大,依靠巨大的动能,还可以打击地下50米深的军事目标。在“玄武-5”导弹之前,韩国在“玄武-2”和“玄武-4”导弹基础上发展了配备钻地战斗部的型号,但战斗部重量均在3吨以内,2020年4月首次试射的“玄武-4”最大射程800公里,钻地战斗部重2吨,钻地能力可能超过20米。
“玄武-5”导弹采用9轴(18轮)发射车,尺寸与不少公路机动洲际导弹采用的底盘相当,这也侧面反映了该导弹在射程上升级潜力很大。
韩国军方认为,冷战结束后,朝鲜加强了地下军事设施的建设,核武器、导弹部队、远程炮兵、空军和战略物资以及关键兵工厂等大部分实现了地下化,或者采用混凝土加固设施。为了增强对地下目标的打击能力,韩国一方面从国外引进钻地炸弹和配备钻地战斗部的巡航导弹;另一方面加紧研发本国钻地弹,为“玄武”系列导弹研发钻地战斗部。
2024年7月,朝鲜官方媒体报道称,其首次成功试射的可携带一枚4.5吨重弹头的“火星炮-11丙-4.5”新型战术弹道导弹。虽然朝鲜没有公布其钻地打击能力,但如此重的战斗部,应该可以打击深度数十米的地下目标。此前,朝鲜在阅兵式上展示了改进型“火星-11”导弹,根据朝鲜公布的信息,2021年3月,该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,弹头重量达到2.5吨,导弹采用5轴发射车,而基本型“火星”-11导弹采用4轴发射车,这也说明导弹重量增加。
朝鲜军队同样也有打击对方地下和加固目标的需求,韩国军队和驻韩美军的一些关键设施如指挥所、导弹基地也设置在地下,空军基地的加固机堡也不断增多。以驻韩美军最大的空军基地——乌山基地为例,该基地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市,部署了一个完整的第51战术战斗机联队,下设两个战斗机中队,第七航空军的作战司令部也设在这里,这个基地建造了不少加固机堡,普通远程炮弹很难打穿加固机堡,需要专门的钻地弹。
“烈火-5”钻地弹性能如何?
根据印度媒体公布的信息,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正在开发“烈火-5”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进版本。与射程超5000公里携带核弹头的原版不同,新版本将是一种常规武器,可搭载重达近8吨重的钻地弹头。
试射中的改进型“烈火-5”导弹,可配备多弹头。
该导弹旨在打击深埋于多层钢筋混凝土下的敌方坚固设施,预计可在引爆前穿透地下80至100米。印度的国产版本有着更进一步的目标。不同于美国依赖大型昂贵轰炸机投放的做法,印度将钻地武器设计为导弹搭载,从而提供一种更灵活和经济的平台。这一调整可能重塑地区战略规划。
正在研制的常规弹头型“烈火-5”有两种新版本:一种配备空爆弹头用于地面目标;另一种配备了钻地战斗部,旨在打击坚固的地下设施——其概念类似于GBU-57,但携带的弹头可能更大。每个弹头重量可达8吨,使其成为全球最强常规弹头之一。
“烈火-5”是印度研制的一款远程弹道导弹,在2012年4月19日,进行首次试射,获得成功,这也让印度跨入能够研制5000公里射程远程导弹国家的俱乐部。根据印度方面公布的信息,“烈火-5”导弹长约17米,直径约2米,重约50吨,可携带1吨左右重的弹头。
“烈火-5”导弹据称使用了先进的制导系统,惯性导航采用自产的高精度环形激光陀螺,结合精密弹载计算机,弹头命中精度达到“米级”,但这个说法可能夸大其词了,因为大部分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导弹最高命中精度都在100米左右,因为对于主要执行核打击任务的核导弹来说,100米左右的命中精度完全够用,核导弹如果要达到米级,需要采用末端制导,比如采用GPS、雷达等制导方式,但核导弹一般不会采用容易被干扰的制导方式,而是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惯导+星光辅助制导,如果基本型“烈火-5”导弹仅采用惯性制导,考虑到印度的技术水平,导弹命中精度可能在250米-500米之间,无法达到“米”级。
印度展示基本型“烈火-5”导弹。
由于配备重近8吨的钻地弹头,“烈火-5”导弹钻地版本的射程也大为缩短,只有2500公里左右,考虑到钻地打击需要很高的精度,在制导方式上可能增加了卫星导航制导,提升其制导精度(但战时也容易被干扰)。钻地版本的“烈火-5”导弹可打击深埋地下80米-100米的地下目标,这可能指的是普通土层的钻深,如果遇到花岗岩的坚硬山体,钻地能力将降低,如果遇到使用高强度混凝土的地下掩体,钻地能力会进一步打折扣。此外,印度连高强度航母用钢、坦克用穿甲弹材料都需要进口,其是否能研制出满足超高强度的钻地弹弹头材料还要打个问号?
印度之所以研发常规弹头版本的“烈火-5”导弹,目的是提升自身的非核战略威慑能力,在印度看来,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,印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核威慑力,有了核武器托底后,应重点提升常规军力,尤其是能够与巴基斯坦等对手一较高下的印度版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的战力——常规版本的“烈火-P”弹道导弹、“无畏”亚音速巡航导弹、“布拉莫斯”超音速巡航导弹、高超音速导弹……一批印度所谓的“高精尖”武器不断被推出,常规弹头版本“烈火-5”导弹也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,钻地导弹将赋予印度打击对手深埋地下目标的能力——破坏力与精度预计将使其成为印度战略武库中的不可小视的武器。
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